【榜样引领·向信而行】内蒙古数字化攻坚项目团队:在苍茫高原上书写智慧高速山东方案
  • 发布时间:2025-02-11

编者按: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在“山高党旗红”党建品牌示范引领下,信息集团聚力打造“向信而行”党建品牌。即日起,公司微信公众号推出“榜样引领·向信而行”专栏,聚焦党建品牌背后故事,挖掘党员先锋模范事迹,感受榜样精神、致敬向上力量,弘扬信仰、信心、信任、信誉的精神内涵,凝聚起改革发展的强大势能。


2023年11月的一个凌晨,苍茫广袤的内蒙古高原寒冷异常,沙尘暴伴着刺骨的白毛风呼啸肆虐。一支由15人组成的党员突击队驾驶4台作业车,从齐鲁大地跨越千里奔赴项目一线。作为山东高速信息集团内蒙古数字化攻坚项目的“先行军”,他们以不畏艰险、不舍昼夜的拼搏姿态,将先锋榜样的“星火”播撒在这片苍茫高原上,书写着智慧高速山东方案……

山高人为峰、笃志向信行。这是信息集团党委领导下的全体党员干部团结拼搏、务实进取的一个片段、一个缩影。他们是信息集团“向信而行”党建品牌的践行者,是企业文化最为生动鲜活的展现者。因为他们,山东高速信息集团品牌正焕发新的光彩与活力。

坚定走出去为客户创造价值

信息集团党委深度融入山东高速集团战略发展大格局,锚定“智慧交通引领者、数字产业推动者”的战略定位,在夯实内部“基本盘”的同时,坚定不移走出去、闯市场,做大外部“增量盘”,市场拓展实现新突破。2024年6月上旬,公司成功中标内蒙古交通集团数字化平台(智慧大脑)项目。这一突破性的开拓,离不开项目团队近半年的忘我拼搏与扎根奉献,更离不开客户的支持与信任,项目客户秉持着求真务实精神,对项目团队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支持。项目团队主要由市场营销中心、3个事业部和3个权属单位近30名精干人员组成。整个团队就像一团火,依托上下联动、协作一体、沟通顺畅的高效工作机制,不断释放着激情、激扬着斗志,他们顶住强劲的行业竞争压力,取得这一市场拓展关键性胜利。

最初只是了解到客户的一个需求,市场营销人员紧紧跟上、抓住需求、深入沟通,联合售前技术人员做出初步数字化解决方案,一步步挖掘客户需求和项目结合点,以专业高效真诚逐步赢得客户信任。在项目开拓的紧要关头,公司党委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党支部,带领团队集中攻坚。“党员就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我们拼尽全力也不能辜负公司党委的信任”,项目临时党支部书记王风春秉承着这种信念,带领团队扎根内蒙古近一个多月。

在项目推进中,内蒙古交通集团数字中心党支部、蒙通养护数字交通党支部,联合内蒙古数字化攻坚项目临时党支部,开展联建共建活动,凝聚双方在数字化转型和智慧交通等领域深入合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把党建优势和成果转化为合作发展优势和成果。“我们跟着项目需求走、跟着客户需求走,努力把更专业、更全面的能力拿出来,吃再多苦也值得”,党员朱艳玲回顾项目开拓前期的付出感慨良多。“异地作战”水土不服,加之高强度的工作,团队很多成员都出现了身体不适的情况。“12月的一天大雪纷飞,气温低至零下28摄氏度,哆嗦着赶紧打电话让妻子邮寄来厚衣服”,项目交付负责人王周说起当时的情景,哈哈笑着却突然红了眼眶,喃喃道“也不知孩子现在长高了多少……”。他在内蒙古已大半年,成为了驻扎项目一线时间最长的人。

扎根奉献不惧极端挑战

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姜晓庆在内蒙古项目一线调研时,肯定了项目团队坚守岗位、攻坚克难的奉献精神。他指出,“大家要树牢市场意识,聚焦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要树牢扎根意识,通过这个项目,打造一支能打硬仗的先锋队伍和培养一批本领过硬的青年人才;要树牢品牌意识,提升我们在智慧交通领域核心竞争力,打响信息集团金字招牌”。项目团队将公司党委嘱托牢记心中,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他们冲锋在前、挺膺担当,让党旗在项目建设一线高高飘扬。监控改造和非现场执法设备安装项目施工区域广阔,横跨7个盟市多个旗县,辖40段区间测速,超85个点位,最远的两个点位距离1500多公里,并涵盖了以阿拉善为代表的戈壁无人区,手机时常接收不到任何信号,加之极寒和沙尘暴、白毛风等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给项目建设带来极大困难。

“不负团队使命,就是爬,我也要爬出这无人区”,这是项目团队成员许振东在G331边境国道上一次查勘施工点位时遭遇车辆抛锚,身陷无人区时的内心独白。在途经的民警和牧民帮助下,历经近7个小时5次救援,许振东成功驶离无人区,于凌晨到达位于额济纳旗的临时住宿地。“我是党员我先上”,1包干粮、2瓶水,党员李保东天还没亮就出发开始一天的实地勘测工作。一天内跑出1200公里,饿了就在车上对付一口,这已成为李保东工作常态。他所在的项目团队3个月下来每名成员日均行驶里程达500多公里,而李保东自己10个月已累计跑出12万公里。为保障项目建设整体进度,党员郭梁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日夜兼程与时间赛跑。在工期最紧张阶段,他经常加班到很晚,第二天天不亮又要继续赶赴项目现场。经过3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项目团队圆满完成72个收费站1200余套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技术培训、通信业务调整等工作,彰显共产党员本色,以“专业强、素质高、能吃苦”的精神风貌,赢得了客户高度认可。

精益求精打造匠心工程

公司党委坚持项目建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把党旗插在项目一线,以先锋党员为“点”,突击队为“线”,临时党支部为“面”,搭建“点、线、面”有机结合、联动发力的高效组织体系,有力推进项目建设。针对客户数字化转型需求,团队高标准设计数字化平台(智慧大脑),积极探索数字赋能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通过升级打造基础运算平台、五大数据基础支撑平台、六大类应用系统及22个子系统,加以监控改造和非现场执法设备安装、智能运维等其他建设内容。

“我们青年要到项目建设最前沿聆听炮火,到最吃劲儿的岗位经受磨炼”,项目青年突击队队长徐明礼这样勉励团队成员。项目子系统涉及客户几乎所有业务条线,对接需求、理顺业务数据成为项目交付的关键。徐明礼带领徐成龙、王周和任祥祥等一群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青年党员、团员驻扎项目一线,投身浩如烟海的数据海洋,夜以继日、不分昼夜分析测试。项目建设对数据精准度要求极高,分毫错误可能导致一系列负面影响。毕业不久的魏行琛谈起项目建设过程中自己的一次小错误,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愧疚感。他不禁感慨道,“必须像对待艺术品一般,对待每一个数据、每一行代码,反复斟酌核对,确保万无一失”。项目建设见证着这群年轻人的成长与蜕变。面对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他们锐意推行流程再造,对项目组织设计大胆实行“并行协同”,硬是凭着一股拼劲和钻劲,打响了一场自主创新攻坚战役。

信仰领航高坐标、信心铸就高质量、信任汇聚高动能、信誉锻造高价值。在“向信而行”党建品牌引领下,信息集团涌现出一批批像内蒙古数字化攻坚项目团队这样“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先锋榜样……他们共同构建起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推动信息集团昂首阔步向国内一流的综合性数字科技集团迈进,为建设“双一流”现代新山高贡献信息智慧,为智慧高速建设和交通强省贡献信息力量!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